top of page
mLang Ads Pattern.png

Dr. Lee K.M.

Image-empty-state.png

Project Advisor of Learning Chinese History through Site Visits Project 實地考察學中史計劃顧問

Project Advisor of Learning Chinese History through Site Visits Project 實地考察學中史計劃顧問

Publications:
(1) 李啟文(1984),〈借畫罵帝王?——談「康熙萬壽慶典圖」(上卷)〉,香港:華僑日報《人文》雙週刊,第282期,1月23日。

(2) 李啟文(1984),〈也談秦戈皋月的問題——對饒宗頤教授〈從秦戈皋月談《爾雅》月名問題〉一文的質疑〉,香港:華僑日報《人文》雙週刊,第296期,7月9日。

(3) 李啟文(1988),〈曹操所開平虜渠新考〉,臺北:《大陸雜誌》第77卷第6期,12月號,頁8-17。

(4) 李啟文(1993),〈漢書地理志梁國王都問題參論〉,香港:《新亞學報》第16卷(下),頁237-248。

(5) 李啟文(1996),〈西漢勃海郡初置領縣考〉,上海:《歷史地理》第13輯,頁136-141。

(6) 李啟文(1997),〈白狼水及石城川等五水圖說〉,香港:《新亞學報》第18卷,頁193-221。

(7) 李啟文(1997),〈經時緯域寫人文〉,《充實而有光輝──嚴耕望先生紀念集》,臺北:稻禾出版社,頁79-86。

(8) 李啟文(1998),〈曹操所開新河漕渠辨誤〉,《嚴耕望先生紀念論文集》,臺北:稻鄉出版社,頁419-426。

(9) 李啟文(2000),〈論「台」與「臺」之別──兼評中港臺三地印刷品「台」與「臺」之混淆〉,香港:《新亞學報》第20卷,頁117-135。

(10) 謝錫金、岑紹基、祁永華主編,梁崇榆、林小苹、李啟文副主編(2003),《非典情:港•粵•臺抗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症報告文學》,香港:香港大學母語教學教師支援中心。

(11)李啟文整理(2003),嚴耕望遺著,《唐代交通圖考》第六卷河南淮南區,臺北: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八十三。

(12)謝錫金、岑紹基、祁永華主編,梁崇榆、林小苹、李啟文副主編(2004),《非典情:粵•港•臺抗擊非典型肺炎報告文學》,廣州:高等教育出版社。

(13)李啟文(2004),〈嚴耕望先生《唐代交通圖考》所引用之史料〉,發表於「香港史家與史學研討會」,香港: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2004年6月舉辦。

(14)李啟文整理(2005),嚴耕望遺著,《魏晉南北朝佛教地理稿》,臺北: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一Ο五。

(15) 《教學語言的現況與前瞻:三千敎育工作者的心聲──問卷調查研究報告》,計劃總監:岑紹基;計劃副總監:謝錫金,祁永華;研究員:梁崇榆,陳耀文,李啟文(2005),香港: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母語教學教師支援中心。

(16) 李啟文整理(2006),嚴耕望遺著,《唐代交通圖考──第一至六卷引用書目及綱文古地名引得》,臺北: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八十三。

(17) 李啟文(2008),〈不要再「分享」了!〉,載香港:《明報》,2008年5月20日「觀點版」。

(18) 李啟文編纂(2009),《嚴耕望史學論文集》,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。

(19) 李啟文(2010),〈請勿褻瀆亡靈!〉,載香港:《明報》,2010年4月28日「觀點版」。

(20) 李啟文(2011),〈災禍連緜,分享不絕〉,載香港樹仁大學中文系《仁聲二零零九》。

(21) 李啟文編纂(2013),嚴耕望遺著,《中國政治制度史綱》,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。

(22) 李啟文(2019),〈《水經‧汝水注》懸瓠城名稱辨──戴校殿本《水經注》之一處謬誤〉,《中國古代政治制度與歷史地理──嚴耕望先生百齡紀念論文集》,濟南:齊魯書社。

(23) 李啟文整理,嚴耕望遺著,《隋唐通濟渠考》,臺北: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(出版中)。

社企Tree嘜標誌
HKSTP Partner Logo
mLang white logo

©動中文方案有限公司  

香港科學園2E大樓210B室

電話:28188326

電郵:info@mlang.com.hk

​本公司保留一切權利

bottom of page